11月6-8日,由南华大学、湘潭大学联合主办,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承办的“2020年重离子物理与先进核能技术研讨会”顺利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刚,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研院等国内院校的40余名专家、高校教师和研究生参会。衡阳市副市长、南华大学教授龚学余,南华大学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于涛,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赵立宏、副院长郑波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上,于涛委员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介绍了南华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发展概况,并重点阐述了学校“核特色、医品牌、环保优势”的办学特色。马余刚院士致辞指出,会议目的是交流和探讨重离子物理与先进核能技术的最新成果、发展趋势、主攻方向和共性技术,以期推动我国重离子物理的研究、促进核科学技术的应用、加强前沿领域的思想碰撞。
(马余刚院士、蔡翔舟副院长的学术讲座现场)
本次研讨会设有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和分组讨论等丰富多样的学术交流互动。在特邀报告环节,复旦大学的马余刚院士以《探索宇宙大爆炸的最初几微妙》为主题,介绍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而成,并从重离子实验模拟讨论宇宙大爆炸的最初几微秒和反物质形成;中国科学院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的蔡翔舟副院长开展了《钍基熔盐堆研发进展及其在特种领域的应用》的学术报告,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启动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未来先进核裂变能——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的立项背景、研发进展、关键技术、国际竞争和特种应用。据悉,马余刚和蔡翔舟的学术报告也是南华大学合并组建20周年暨建校62周年“船山大讲堂”系列学术讲座以及南华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楚岳节核科学技术学院分论坛活动重要内容。
(各课题组介绍代表性研究成果)
会议期间,中山大学安振东副研究员、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陈金根研究员、湘潭大学王金斌教授、湘潭大学刘应都博士等介绍了各自课题组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南华大学罗文教授指导的博士生孙向阳做了题为“强流伽马中子源驱动次临界嬗变系统的概念设计”的学术报告,羸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与会人员还积极围绕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物理、放射性束流物理、空间辐射效应及其应用、中子核物理和核数据、核-核碰撞动力学、强流中子伽马源应用等感兴趣的领域话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收获颇丰。
(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