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胜华教授题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心源性猝死的防治思考”的学术报告
7月14日上午,我国知名介入心脏病学家、湖南省心血管病医院院长、中南大学“湘雅名医”周胜华教授受邀到南华大学为2017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研究与防治进展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学员带来了一场题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心源性猝死的防治思考”的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南华大学副校长姜志胜教授主持。
报告会伊始,周胜华教授以自身实践经验引人入胜,列举大量现实病例引出“猝死高危”的话题。通过借助国内外研究数据,周胜华教授明确认为对于突发心脏事件的患者,经过专业培训的非医疗人员不仅可挽救生命,而且能改善其长期预后,可见普及并掌握急救知识的显得尤为重要。随后,周胜华教授指出,心源性猝死(SCD)具有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和难以预测等特点,是心血管病防治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人类猝死的主要原因。SCD的发生机制——“百慕大三角”,即内环境的不稳定、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异常。SCD 的危险因素是指具有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SCD的家族史、不良饮食习惯和酗酒、器质性心脏病人群等人群。紧接着,周胜华教授着重强调SCD的另一个热点——运动性猝死,其性别差异明显:男性/女性约为9/1;年龄分布呈“马鞍形”;职业分布广泛,学生及退休人员占主体。周胜华教授着重介绍了有关互联网+时代SCD防治的研究,并指出,无线远程监测显著缩短临床医生对临床事件做出反应的时间、降低全临床事件的发生,并能降低医疗成本。SCD是当前心血管领域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互联网+时代为SCD的防治带来了新的契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电子设备和远程监控系统可给患者带来进一步获益,提高存活率、降低医疗成本及改善生活质量。
报告会上,周胜华教授与学员们进行互动,将报告会的热烈气氛推向顶峰。周胜华教授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的讲解,让在座学员们受益颇多,不仅是开拓了学术视野,还有更多的是对医生职业的崇敬!(文/周承芳,摄/陈萌萌)